close

以前在教學生時 ,不會想那麼多,現在因為資源多元,才發現教育真的要多元,孩子才會更有視野..

像在人權教育方面,我很贊同2010年兒童人權表現報告中指出的,愛孩子333守則,每天擁抱30秒、傾聽3分鐘、陪伴30分鐘,現在的孩子和以前不一樣了,因為資訊科技及媒體的衝斥,比以前的孩子看的多,聽的多,也早熟了很多,以目前都會區的狀況來說,因社會及經濟壓力,許多父母忙於工作,總是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或外傭,有的甚至放到安親班,等到父母8-9點下班,再去接回。因此孩子總是落得在安親班枯等,寫很多冷冰冰的外加作業、家裡沒人陪伴、三餐外食、無人訴苦...等的狀況。但心疼小孩如此對待之餘,站在老師的立場,的確是無能為力。這是現在社會的狀態.只要一天不改善經濟壓力,這樣的狀況就存在,因此我認為,政府有責任去教育人們,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去陪小孩,週休二日要如何的規劃親子活動,而不是應酬,如何聽聽孩子的心聲,陪伴他。但要落實這樣的措施政府就要思考規劃,如何去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,補助學童津貼,完整的親子教育和家庭教育…等,讓家長有空去陪孩子,也懂得如何陪。當然不能只靠政府,身為孩子最親的父母,在努力工作之餘,如何規劃在有限的時間內,和孩子溝通,懂的運用身體語言傳達愛孩子的資訊,多留點時間陪小孩.才是正確的方向。
而在環境教育方面,這次政府所舉辦的“花博”,正是一個可以融入課程的社會資源,撇開政治話題,花博所展的一些科技及園藝是很夠水準的,如何讓孩子去欣賞這些,觸發他們的想像力,連結課堂上老師說教的知識,正是教育要做的事。之前我看過有個國小,因為位置比較郊區,所以上自然課時,老師要講解種子發芽,就讓學生到附近的園地,種植物來觀察其生長週期,或者到週邊的小公園找植物及昆蟲,這些都是很好的生活教材,現在的教育不能侷限於教室,教具不能侷限於圖片,而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,讓孩子真的了解生活的人事物,培養他們觀察、思考、推理,才是我們要做的事。

雖然我不是陳文茜的粉絲,但我卻很欣賞她這個報導-花博夢想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nni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